企业设备维修记录的收集和应用
维修记录的收集和应用,对企业(设备)管理来说,即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
维修记录的整理和应用看起来好象很容易,实际做起来却是件很难获得成效的一项课题,实际上部分企业“流于形式”或“柬之高阁”。
“维修记录是推行PM活动的基础”一要把因设备而妨碍生产的主要原因、实际情况,作正确的记录和分析,有效地运用到今后的设备管理活动和维修技术中去。这就是维修记录作为基础工作的作用。
还应把“维修记录”当作一把尺子来衡量PM活动的水平和设备技术人员能力的水平(整理的方法是否科学准确,简便迅速,应用程度……等等)在维修记录及应用上,体现“严、细、精、深”四字精神。
我们在“维修记录及应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还没有系统地、严格地、及时准确地和充分分析运用维修记录,是否可以这样说:之所以至今我们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也是与我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计,准确齐全的维修记录和分析应用这些记录的基础分不开的。简言之“数据即科学,数据来源于准确的记录,没有维修记录这个基础资料,很难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需求的设备管理模式”。
维修记录的范围
维修记录广义的讲,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企业装备所指的维修记录,是:凡与维修有关的数据,资料全部包括在内的设备资料――设备档案。是指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设备记录,即在设备的计划阶段、设计阶段,制造、安装调试运转、维修、更新和报废阶段所有各种各样的数据或资料都要认真、严格、细致地记录,收集分析利用。而我们基本则局限于从安装调试阶段起到运转,维修阶段止这一小部分。重点还偏向于维修阶段。
维修记录的作用
维修记录的重要性与使用价值,在于它收集时的准确性。维修记录的作用一是作为设备履历和维修工作的历史记录(又如人的体格状况病历卡)一是作为设备“三性”(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分析,研究规律的依据。因而在设计制订维修记录时要根据企业各自的不同情况如:工厂的类别、企业的规模、性质、维护管理水平等不同情况按实际需要制订。
维修记录对推进TPM的重要性
推行“TPM”制度以达到生产量,质量成本、合同交货期、安全、环境卫生等六个方面目的为主。而设备的“综合效能”又是反映在三个方面“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
因此,并非是单纯地靠购进高度的,高价的设备,就能达到这些目的,而是要靠从设备的计划阶段开始,直到更新或报废为止的设备一生中,各阶段所要的记录,进行有效地汇集应用和改进来达到,这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必须将设备一生所有各个阶段的效率,设法都使之提高,也就是除了以最低的费用能够尽量保持精度,性能,消除故障,发挥出全负荷能力,向着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提高效率方面努力以外,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因设备而引起的公害……等问题都应作充分的全面考虑。
结束语:
整理分析、应用维修记录,是为研究维修规律,以最经济的方法找出减少维修作业的措施,除提高可靠性(延长另件寿命和设备使用期)改善维修性(设备本身易修和改进维修作业)外,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地、准确地、制定出设备另部件的最大么损极限和使用期限(利用监测技术或根据维修记录找出周期),制订出最佳维护修理的方案,进行修理周期的研究。
不改变过去在积累维修记录时全凭头脑的记忆,或有时像记流水帐似的在本子上随意记一些的方式,是不行的,必须对认为有必要的数据进行记载。并进而按照情报的系统化作有计划地掌握、分析及其应用,才能达到TPM预定目标。
维修记录的整理和应用必须重视了,把它作为是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维修规律研究的基础工作来执行,对维修记录工作应从整理走向“研究”的阶段。
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