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在用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现场风险识别
要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现场风险识别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及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远之所在,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现场风险识别应该跟随现场的工作同步进行。电力生产的现场工作可以分为:设备消缺、计划检修和设备紧急抢修等3种情况。其中,计划检修占据了设备检修工作的绝大部分。而无论何种设备,其状态安全措施的布置应该只和检修要求及工作范围有关,通常和设备的计划检修要求是一致的。当前提倡开展“现场风险识别”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现场风险辨识的一般方法
工作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危险点。 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召集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预防对策。在办理“两票”的同时,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向所有工作人员交底,每个工作人员需要确定签字。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员等)认真监督。 保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以备查询,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岗位典型的危险点分析控制资料。
在开展现场风险辨识的活动中要特别强调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称《安规》),因为《安规》中不仅指出了有关作业的危险点,还指出了控制措施和方法。调查统计表明,在许多用电企业一线员工中,相当多的人距离自觉执行《安规》还有差距,少数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要求对每一座变电站、每一个间隔、每一种设备的每一件计划检修工作,从工作布置到工作票的生成签字,再到工作负责人、许可人及现场站班会等每个责任节点都必须进行各自层面上的现场风险辨识,并做好布置、传达、预控措施及记录。在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要将记录输入数据库,以便下次在同一间隔进行同样任务时,可以得到
分享。如果以计划检修为主线,按每种设备、每项工作任务来进行风险辨识,那么在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够覆盖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所有的设备,可供共享的数据库进行临时性工作的辨识和预防工作就更加容易。 进行现场风险辨识除了应该考虑设备的具体布置,更要遵照工作任务的工艺流程,在每一个工艺流程节点上,从人、机、料、方、环等五方面对可能发生的人为责任事故或人身事故进行辨识。在变电站内进行通常检修工作时,要考虑的主要风险应该集中在触电、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等三大伤害上,当然,如现场施工确有大量机械设备或车辆,那么还应有相关地补充辨识。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风险评估在用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41344.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