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安全
安全工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特别在我们电力行业,几乎时时要强调安全、处处要注意安全、事事要保障安全,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然而,面对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许多同志还显得爱莫能助,有些却依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一、安全是种能力
很难想象连“两票”都办不好的人怎能负责好施工安全。要保证安全不仅要有严密的组织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有科学的防范能力和完善的应急能力。要提高安全能力一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电力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生产技能和技术规程,掌握安全规程及“两票”细则以及现代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二是要提高查找事故发生原因的能力。要认真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要把同类事故进行横向比较,看清不同地方发生同类事故的不同原因。研究事故发展过程,分析事故发展的轨迹,把握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联系我们日常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和消除安全隐患,事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三是要提高制定反事故对策的能力。为了提高班组长反事故的能力,要坚持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以强烈的学习热情,深入钻研安全技术理论,广泛吸取电力系统、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员工心理学等与安全有关的各种知识,勤于潜心思考钻研,不断提高制定反事故对策的能力。四是要提高事故预控能力。学习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落脚点和归宿点是提高对事故预控的能力。首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不断强化敬业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其次要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标准和质量,全面提升事故预控能力。
二、安全是种责任
江泽民同志指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关系到个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的幸福与凄惨、企业的责任与形象、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场事故,留下了朝夕相伴、嗷嗷待哺、哭天喊地的妻儿,留下了鬃发斑白需养老送终的父母;一场事故,让企业微不足道的利润无尽流失;一场事故,让企业和电业人承担起无尽的指责和怨恨……。
古代早已有“安居乐业”之说,社会安定必能百姓乐于事业。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地位。”
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力员工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使者。然而,个别同志仅将职工是否违章违纪作为衡量自己安全管理成效的标准,认为只要职工不违章违纪,没有出安全事故、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必要对职工再严格要求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那么无疑会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
有一个座右铭叫:长治久安。所谓长治,就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所谓久安,就是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辩证的,没有治就谈不上安,久安是长治的结果,长治是久安的保证。从这一点上讲,常思安全,是一个领导的基本能力,是一个干部的基本素质。在道德的修养上,孔夫子有一段名言:“吾日三省其身”。在安全的管理上,也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吾日三思其行”。
抓好安全就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要“小题大做”,要抓着鸡毛当令箭、抓着芝麻当西瓜,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打牢安全工作基础。凡是对安全工作有影响的“小事”,要经常讲、反复讲。认真严肃地对待安全工作中的“小事”,纠正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不给安全工作中的“小事”以生存的“土壤”,从基础上抓好安全工作。
无数不安全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人们概括出这么一条“事故法则”,也有人称它为“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想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苗头都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没有不可预防的事故。只有管理行为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够。管理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才是真正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守土有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三、安全是种文化
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强,并不称其为安全文化。实现安全不能仅依靠个体,更需要一个群体。很多安全事故,不仅表现在一个或几个人的失误,而且表现在群体团结帮助、共同监督的缺失。这种缺失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没能及时得到有效遏制。在有些地方,存在较明显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看见、都明白,但就是没有人提出来,眼睁睁看着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在有些单位,有的职工看见明显的违章操作,但认为不关他的事,不及时提醒或者制止,结果导致事故。就是因为没有群体安全利益观和责任感,人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加强以提高群体安全责任意识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屏障。
怎样建好这道安全屏障?以人为本,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是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安全文化的灵魂。人是安全保障的客体,也是施行安全行为的主体。人对安全的认知和情感化程度,直接影响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行为,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以培育安全理念、思维、心态、知识、技能等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一个单位、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总的价值选择,主导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思维、思路及决策。目前,安全理念的培育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有些单位还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只看重经济指标,忽视安全目标。因此,培育正确的安全理念非常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干部职工自觉树立“重视安全就是保稳定、促发展、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安全发展理念;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利益理念;树立“注重安全就是对生命爱惜、对亲人爱护、对家庭保护”的安全爱护理念。
二是培育良好的安全心态。人的心态和情绪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安全事故并非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够,而是因为人的过度情绪化所致。不正常的心态和不稳定的情绪,有时将突破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防线,表现为安全行为的失控和失误,导致无意或故意违章。心存侥幸、盲目乐观,精神不振、精力分散,怨气郁结、情绪偏激,都是情绪化的表现。因情绪化而导致事故,惩罚是必要的,但仅靠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实行人性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点关心、多份爱心,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其急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不良情绪,让其身心愉悦地从事生产活动。
三是加强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人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和判断,对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更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对企业要实行全员培训,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必须加强安全专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凡培训不合格一律不准上岗;而对公众,则要开展经常的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加其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是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个个重视安全的氛围,并以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促进个人自发地、自觉地转变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培养人人“习惯性遵章”的良好风尚,实现整体安全目标。
四、安全是种效益
企业是因追求利润而存在的,没有效益企业就不可能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以及保证生产正常、持续进行的各种前提条件。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因此,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奠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形象、地位和影响。安全地基打不牢,生产大厦要倾倒。所以,安全生产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力保障。对企业来讲,安全是“1”,其余的都是“1”后边的“0”,一旦失去了“1″,那么后边的“0”就毫无意义。
大家都熟悉的三鹿奶粉案,其丧失良知的行为,为世人所唾弃,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足以让其倒闭无数次。
安全关系着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着员工人身安全,关系着员工家庭幸福;关系着广大用客户的安全,关系着社会和谐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形象。因此,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根据马斯罗的需求层次论,安全需求继生理需求之后,安全作为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对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无从谈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次安全事故,就是一次血的教训,让活生生的生命瞬间消失或摧残,让家庭背上永不消失的阴影、让亲属造成无法磨灭的伤痛。
一次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上百万,让本已步履维艰的企业承受难以估算的经济负担。
一次安全事故让企业与客户这种鱼水关系成为了原告与被告的对立关系,企业的诚信度,企业社会公信力丧失殆尽。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教训为戒,重视安全,珍惜生命,那么我们就能拒事故于千里之外。为了我们的企业发展兴旺,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更为了整个社会少一点悲哀,多一份欢笑。请时刻记住:安全是天,幸福安康!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认识安全》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40059.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