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利于安全的情绪。同时,还会因情绪波动直接导致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加之,一些员工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状况没有识别能力,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容易引发事故。所以,员工有必要掌握识别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使其在生产工作中,能及时有效的避免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生产。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场地、环境等有缺陷。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如,带“病”转运、超负荷运转等。
有故障(隐患)未修复,且维修不当等。
(二)预防措施: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要加强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反映,不使用带病设备。同时,要按照设备保养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一)没有防护装置。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绝缘不良和无消声系统等。
(二)防护装置不当。如,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防爆装置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三)预防措施: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是确保人和物件(设备、危险物品)互不接触,从而起到避免人身伤害的安全保护网。因此,员工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装置、不能怕麻烦、贪方便、图省事。
三、工作场所的缺陷
(一)没有安全通道。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
(二)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
(三)邮件放置的位置不当;邮件堆置方式不当等。
(四)预防措施:安全通道是能确保员工安全通行的道路。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四、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一)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二)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使用规定。
(三)预防措施:企业要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避免因劳动防护用品缺乏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事故。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37259.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