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与信息化应对
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涉及质量、成本、进度、采购、风险、人力资源、沟通、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安全管理又包括工作流程安全,资源信息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等多个方面内容,结合研究现状与施工中安全问题的突出点,本文主要讨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工作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保障。建筑业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之一,我国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产行业,建筑施工造成的伤亡事故却一直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安全极为严峻,故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以轻心。施工安全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未能有很好的解决措施,目前的安全管理浮于表面,治标不治本,本文结合现状及应对分析,讨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现状简述
目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是通过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实施的,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属不同的岗位,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被认为的隔断开来,施工进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员调配、物(设备)的状态管理等与安全由直接关系的要素,因为安全与施工管理岗位的不同而人为的割裂,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安全指标、安全职责挂钩较少,甚至不挂钩。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管理职位与其它人员的等同或较低,造成了安全管理指令不畅通,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及时。安全管理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设备管理员等,他们都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都具有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但在目前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下,这些安全管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因此,目前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还需要提高与完善。
1.2 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安全系统论的观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
1.2.1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人的不安全
整个劳动过程是依靠人的骨骼肌肉的运动和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意识,最后表现为人的外在行为过程。由于存在着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缺陷,可能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有资料表明,约9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把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关键因素来抓,在采取对策措施时,必须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1.2.2 物的不安全状态与安全事故物的不安全
包括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等。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能适应物质、环境条件,或物质、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劳动者生理、心理需要时,就可能导致安全伤害事故;
1.2.3 不科学的管理手段
此外,不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但不能够减小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因为安全管理本身的漏洞,成为事故发生的触发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因此管理对人、物和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既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1.3 常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方法与手段,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
1.3.1 实施安全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需承担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包括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以及坚持施工项目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等。
1.3.2 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3.3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3.4 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3.5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
1.3.6 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工程项目安全存在问题
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施工工伤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安全势态仍然非常严峻。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的成效甚微,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可细分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深刻
建筑施工企业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为抓安全是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情,把安全检查当例行公事,安全意识淡薄。国家有关建筑的安全法规未能贯彻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
2.1.2 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因此安全工作无从展开。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管理层,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层层负责的制度,未能明确责任划分,将每个岗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没有实施目标管理,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总结和评比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没有把治理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
2.1.3 施工现场人员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施工现场蛮干、乱干现象严重,从项目经理到班组长以及工人都漠视安全生产规程,很多不懂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等。有些作业人员甚至不服从管理,违规冒险作业。这种现场源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关键是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一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的前提。目前,施工班组的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是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民工,这些民工未受过专业培训,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较差,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工地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安全常识及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这无疑给工地的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为此,项目部在配合企业做好工人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其次,要让他们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中的危险识别和防护;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1.4 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本应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2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问题
a) 不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作。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前,专职安全员要以书面形式和清楚简洁的方法对施工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分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对象,或是分阶段和分部分项、分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中的特殊问题和危险部分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若不及时准确详尽,细致切合现场实际,就容易照成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
b)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与安全教育较为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千篇一律,与现场实际不符,方案未认真如实的审核,审批手续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检查方案凭经验的多,按规范的少。
c) 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没有专项搭设措施,架体与建筑物拉接点设置不规范、不牢固,脚手架板铺设不满、不牢固,有的不设防护栏杆、踢脚板,有的不设上下爬梯。
d) 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部位如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阳台口、电梯井口、桥梁口、基础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应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
e) 临时用电不规范。未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箱”;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位置不当,线路架设和电缆埋地敷设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施工现场部分电源开关箱未加锁,并无防雨措施。部分机械用电设备和配电箱未接地
f) 模板安装不预先编制施工方案,支撑系统不规范,整体稳定性差,支撑垂直度差,尤其是违规拆模现象普遍存在。
g) 高空作业防护不够重视,临边洞口和出入口防护棚不到位,有些高空作业人员未采取安全措施,及起重吊装机械的安全不规范。
h) 一些施工现场材料,垃圾乱堆乱放,造成道路不通畅,有的未封闭管理。
i) 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线随意拖、拉,零乱混杂,应架空的既没有架空也不采取保护措施,甚至有的电线还浸泡在水中或者被物体碾压。
j) 箱体引出线随意,有的从侧面进入箱体,有的直接从箱门口上进入等。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上文可以看出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确实很多。科学合理的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提高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加强安全管理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要切实落实好安全管理,必须要重点加强以下几点:
3.1.1 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进行教育。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和氛围,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
3.1.2 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就是要消除安全隐患,即消除由于管理缺陷而引发安全事故这一根本原因。所以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岗位责任制,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项目安全性作定量评价。安全检查要分经常性、定期性、突击性,专业性和季节性等多种形式。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情况。总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施工企业应注重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寓安全于生产之中,并对其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在一起。
3.1.3 坚持企业改革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业做为一个传统的产业部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老模式下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大量的安全事件或者错误操作而导致的人身、财产的损失的事件不计其数,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因此,新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要适用建筑业的发展,转变项目安全管理的理念,坚定“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准则。在此基础上,要落实“安全事故为零”的管理目的和管理目标。全员安全文化是新的项目安全模式的核心。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不是某个人的任务,因此,安全意识也是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意识。在创建新的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现有文化的强化,对理想文化的理性思考,做到文化上改变全员的文化素养。针对我国建筑项目安全事故的严重问题,新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规律而制定,新模式符合项目管理规律、整合有效安全管理资源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新模式;不仅如此,新模式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符合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杜绝安全管理事故的目的要求。
4 安全管理新工具
4.1.1 系统监督体制下的新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推行需要建设行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在系统的、完备的监督体制下,落实开展建筑项目安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以专职的岗位安全管理为核心,以各专业工程师为骨干,班组长及工人全员参与的,安全监督管理层和安全管理实施层既独立设置又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体系安全管理,是将生产与安全的紧密结合的组织,是对项目安全管理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
4.1.2 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动态管理模式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建立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基于平台系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进度调用查看最新安全规范,计划施工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减少因技术和措施引起的安全隐患;可以动态查看工程进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布置与应用层次,可以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重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施工人员,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地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下的安全隐患等等,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够更高效、准确、标准的进行。
安全动态管理模式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信息技术将项目管理的安全目标分解之后在项目实施团队内的不同层级相关人员进行分解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建立起精细化项目安全责任制。如果这个责任制真正得以实现,就能够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动态管理。
例如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利用平台的课程系统,教授施工人员基本的安全知识,补充体系构架,项目交底时利用信息技术,更明确的对细笔进行3D查看,减少因处理未知情况而照成的危险,施工时,每日安全检查表格通过现场人员直接输入便携式信息终端(如手机,平板),并自动上传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将相关表格信息直接提交给相关人员,例如项目的安全负责人可以在该系统内直接对相关现场信息进行处理,提出反馈意见。这些随时能够输入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以及该系统设定的相关管理流程,和项目的安全和质量责任制一起,就构成了项目质量安全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模式体系。
5 总结与展望
建筑工程安全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线,每个单位、每个人对此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分析我国现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建立适应我国建筑业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生产同参与以及生产与安全相适应的原则,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建立符合项目管理规律的管理方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探索安全管理资源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有实际意义。采用更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杜绝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与信息化应对》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36768.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