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计工作在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企业对项目施工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在加强企业管理、落实责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统计工作是统计预测、统计监督、统计分析的全过程,是一项通过对事物“量”的研究,认识其“质”的工作。统计工作不仅是施工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企业施工经营状况的“显示屏”,能客观、直接地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与得失。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切实、有效地利用好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是信息时代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 转变固有观念,明确统计工作的意义
1.合理定位施工统计工作的方向
合理定位是施工企业统计工作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统计工作必须打破只为上级服务的思想,从过去应付式的工作状态,转变到为企业服务的方向上来,实现单一报表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的转变。统计人员应采取符合本企业的统计手段及有效的统计方法去了解外部环境的信息,再结合本企业从各专业渠道获得的综合资料中吸取精华,为领导提供详细的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2.明确统计工作职能,服务施工管理
统计工作不能局限在报表数据的搜集,简单加减和汇总,只是完成任务式的上报工作,没有进一步的分析,无法提供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用的数据信息。施工统计应适时转变职能,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统计信息资源优势,努力把统计方法运用到施工管理和成本分析上,将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融合在一起,开展综合或专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确定统计指标,制定合理有效的统计报表
针对水利工程专业性较强、施工条件受限较多等特点,首先要从统计指标全面性、规范性着手,克服各项目标准不一、汇总难度大的特点,从报表的格式、上报指标及报告周期入手,参考国家统计报表的相关指标,逐一规范企业内部的报表制度,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统计体系。
1.建立工程信息表
由于水利工程每个标段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差异大,在施工队伍进场后,应对照施工图纸中各项目的工程量,按照工程量清单的划分标准,分章节、分类别的建立工程信息表。施工项目工程信息既要做到同一类型项目的统一,又要做到全面详细。
以济南黄河工程局承建施工的山东济南天桥堤顶道路工程为例,根据工程量清单中的划分标准,按土方开挖、土料填筑、路面、安装设施、附属设施进行分类填写,将各单位不同的统计指标统一化,汇总取得完整的工程统计信息。根据施工内容及部位的不同,建立现场施工人员、主要机械、材料动态表,方便汇总又可以做到高效查询。
2.建立形象进度统计表
从施工管理的层面上讲,施工的形象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直观意义。针对工程信息表中的项目,按统一的指标从合同工程量、开工时间、计划工程量、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作量及完成百分比等指标,按周进行统计,并及时绘制工程形象进度图,直观反映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形象。对重难点工程,按照节点工期要求,进行单独分析,为调整施工计划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 当然,统计活动应尽量避免频繁、重复的统计,这是统计人员应该遵循的。但施工管理的连贯性和严谨性要求统计工作要尽量细致,所以,统计周期越短,越容易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而且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易保证。
3.产值统计表
统计数据不仅从完成工程量上反映合同工期的进展情况,同时对应工程量清单,通过“量与价”的有机结合,对投资情况进行统计后,与成本支出比较可为项目经营管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投资统计按工程项目的合同单价、数量和金额,本月完成数量和金额,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当月完成情况,累计完成情况,占合同的比率等。对投资完成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也是统计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计划目标超前或滞后的原因,在统计报表上都要具体分析并真实反映,通过完成工作量与劳力、机械、材料是否合理配置的分析,制定下月施工措施。
三、加强统计基础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就是按照科学的、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把全部统计工作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做出明确规定,使统计工作条例化、程序化、规范化,严格按照统一的科学标准进行统计建设,开展统计工作,以此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1.健全企业统计机构,实行各级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指定企业综合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主管部门,其他部门也要根据统计任务和工作特点,配备兼职统计员,按期向统计主管部门报送各项报表,形成了以企业统计机构和负责人为中心的企业集中统一、纵横交织、上下贯通、左右联结的统计网络。制定各级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各级统计人员明确职能和职责,全面完成各项统计工作。
2.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完善基础信息的收集汇总
统计台账是根据企业统计资料整理和企业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积累统计资料的登记帐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统计台账的指标设置既要满足统计报表所需的基本内容,又要结合施工行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统计台账作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料和信息来源,必须做到准确、及时、连续、完整、查询方便。
目前施工管理不仅仅针对一个项目,而是企业所有在建项目。在做好单个项目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形成施工管理台账。对每个项目基本信息、合作方(业主及监理等)信息、完成形象进度、工程结算收入、设备及材料用量等情况等分类做好台账;对历年在建项目的完成履约情况做好统计,形成可参考的数据资料。要做到既能方便决策层及时查阅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又能协助决策层直观把握现行施工的整体状态,从而满足管理决策、问题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统计的决策支持作用。
3.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和预测的结果。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工作的三大功能,后两者是建立在前者——信息采集准确的基础上。信息采集不准确,甚至出现纰漏,统计的咨询、监督功能不可能发挥得好,而且还会影响最终决策的制定和方向。“信息不准,不如没有信息”。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工程管理服务。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及相关知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统计分析要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统计分析采用的数据要真实、及时、准确。这就要求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尽量采取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确保其时效;在数据汇总过程中,认真谨慎,避免人工录入造成的误差;在数据校核过程中,统计人员应对基层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只有根据这样的数据写出来的统计分析才有生命力和价值。
四、组建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统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统计工作运行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一名统计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具备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娴熟的业务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服务意识和数据敏感度,不断更新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敢于尝试、勇于钻研,强化数据整理及处理、分析能力,转变报表型的统计工作模式,谨记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从自我做起,将这份工作不断完善。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浅析统计工作在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36412.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