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涵后背设计及线路加固技术
在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过程中,常常会碰到顶进涵施工。本文以某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为例,介绍顶进涵后背设计及线路加固技术。该涵为1-5.0m,全长18m。该顶涵处原为一处平交道口,设立该框架涵后,方便两边的村民穿越铁路,该涵宽5m,高4.2m,全涵18m设计为一次顶进。全涵纵向坡度为平坡。
全涵涵身高为5.15m,从框架涵顶到既有线轨面仅有1.1m,顶进施工时须将顶部填土及道碴全部开挖,轨道悬空,框架顶面无覆土。由于既有线已投入营运,顶入前需对既有线进行抬轨加固,保证铁路正常营运。
通过对顶进时的顶力进行计算,顶进时最大顶力为844吨(具体计算请查阅“桥规第2-386条”),每米的后背墙顶力为106t/m,后背宽(B1)为8米,通过后背受力计算,该涵采用钢轨桩后背墙,钢轨桩长为8.04m,钢轨桩入土深为2.74m,钢轨桩后背浆砌片石高为5m,浆砌片石顶厚0.6m,宽8m,浆砌片石后背按1:0.3放坡填土,四周边坡为1:1,钢轨桩每米布置5根。在钢轨桩处设钢轨后背梁,断面尺寸为50cm×50cm,长8米。
因顶进涵最大顶力为844吨,千斤顶拟采用广州300t共5台(每台顶力的利用率为56%计算)。
1 后背设计
1.1 本涵后背设计为钢轨桩板墙,墙后填土及堆码片石,钢轨桩采用P50钢轨桩。
1.2 确定钢轨桩入土深度D1及钢轨桩总长H:
1.2.1 根据朗金理论土压力计算墙后每延米的被动土压力为:
Ep=
式中:
γ:土容重,取1.8 t/m3;
H:钢轨桩长(m);
Φ:土的内摩擦角,因地质为粘性土,取Φ=20°;
因根据千斤顶作用点与后背被动土压力Ep重合的假定,而主动土压力Ea远小于Ep,Ea可忽略不计,则:
P= Ep
涵洞在顶进时需要的最大顶力为844吨,而后背墙B1为8米,则每延米的顶力为:
P=844/8=105.5t/m
则钢轨桩总长H为:
H==7.58m
D= =7.58/3=2.53m
而千斤顶底面直径为50cm,则半径r=25cm。
D1=D-r=2.53-0.25=2.28m
为保证一定的安全度,实际施工时钢轨桩
入土深为1.2D1,则实际入土深度
为:1.2×2.28=2.74m
钢轨桩总长为H+0.2D1=7.58+0.2×2.28=8.04m
1.2.2 确定后背土堆高h
h=H-D1=7.58-2.28
=5.3m
1.3 钢轨桩截面设计:
检算后背土堆的稳定,钢轨桩仅抵抗滑板面
以上后背土堆的主动土压力
M=
式中:
Ea==1.8×5.32×tg2(45-20/2)/2=12.4t/m
M=12.4×5.3/3
=21.9(t-m)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
∑W=,n=
式中[σ]:钢材的允许应力=170mpa,因钢轨采用P50轨,W=287.2cm3
∑W=21.9×106/17000=1288cm3
n=1288/287.2=4.5
取5根,即每米布置5根钢轨,间距为20cm。
1.4 后背土堆稳定的检算
后背土堆稳定的条件是钢轨桩埋深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即作用于结构上的全部水平方向作用力平衡条件(∑F=0)和结构绕根部自由端弯矩总和(∑M=0)为零。
1.4.1 由∑F=0
则:Ep+ξ-Ea=0
式中:
Ep=γD1`2tg2(45+Φ/2)/2
Ea=γH2tg2(45-Φ/2)/2
ξ=Uμ
ξ:滑板阻力。
U:滑板摩阻系数=0.4
μ:为每纵向米箱体重+每纵向米滑板重
μ=24.25+6.9×0.2×2.5=27.7 t
ξ=Uμ=0.4×27.7=11.08 t
则:
D1`=
=2.79m
D1=2.28m<2.79m,不能满足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为零,则需增加滑板重量。在钢轨与地面处增设地锚梁,地锚梁尺寸为宽2m,深1m,长8m。
则地梁重为1×2×8×2.5=40 t
则ξ=υμ=0.4×(27.7+40)=27.08 t
再进行计算D1`,为不解, D1=2.28m,水平方向不会移动。
1.4.2 为保证钢轨桩不绕根部(B)点转动,计入滑板对后背桩的抵抗力所产生的力矩。
ξ= =24.9t<ξ=27.08t
钢轨桩是稳定的。
1.5 后背总体设计图如下
后背总体设计图
2 线路加固设计
2.1该段线路加固采用D型施工便梁,两端支撑墩采用挖孔桩,两侧挖孔桩直径为80cm,中间挖孔桩直径为125cm,挖孔桩深为6.5m。
2.2线路加固断面图:
线路加固断面图
2.3 D形便梁已经过铁道部鉴定,不必检算。
2.4 检算挖孔桩的桩身长度及桩径。
2.4.1 双孔重载布置(跨度为8.85m):
“中―活载”图
由∑MB=0
RA×8.85=(220×8.85+220×7.35+220×5.85+220×4.35+220×2.85+1.352×92/2)/2
=368.3KN
由竖向∑F=0,得RB=(220×5+1.35×92)/2- RA =243.8KN
所以RA支座反力大,该处为最不利荷载。
D型便梁重计算:
Ⅰ型纵梁:2×429.1=858.2kg
横梁:13×345=4485kg
共重约:5.3吨,加上线路轨道重10吨,则共计153KN
则每墩承重为N=368.3+153/2=444.8KN
2.4.2 桩长计算
根据该涵的地质钻探资料,从轨面下0-6.25米为人工填筑土及粉质黏土,承载力为150kpa,6.25米以下为灰岩、砂岩,承载力为350kpa。将桩底置于灰岩层,取桩长6.5米。由于在顶进施工时土体开挖会使桩部分暴露,在计算桩承载力时,摩擦力部分按4m长计算。按土的阻力确定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共容许承载力为:
[N]=S∑(fi×Li)/2+mo×A×[σ]
S1=3.14×0.8=2.512m,
S2=3.14×1.25=3.925m
A1=π×Φ12/4=0.502m2
A2=π×Φ22/4=1.227m2
Mo=1,[σ]=350kpa
桩身自重G1=A1×H×25=0.502×6.5×25 =81.6KN
G2=A2×H×25=1.227×6.5×25 =199.4KN
[N]Φ80= S1∑(fi×Li)/2+mo×A1×[σ]
=2.512×(150×3.75+350×0.25)/2+1×0.502×350
=992.1KN
Φ80cm的挖孔桩 总重N+ G1=444.8+81.6=526.4KN<[N]Φ80=992.1KN
[N]Φ125= S2∑(fi×Li)/2+mo×A2×[σ]
=3.925×(150×3.75+350×0.25)/2+1.227×350
=1705.1KN
如上图,双向重载时,Φ125cm的挖孔桩承受的荷载可考虑为444.8KN×2=889.6KN,
则:N+ G2=889.6+199.4=1089.0KN<[N]Φ125=1705.1KN
均满足支撑需要。
3 施工注意事项
滑板中心线应与桥涵设计中心线一致,后端与后背相连。滑板(含抗滑条)采用C20钢筋砼,顶面要求平整,在滑板上铺设润滑隔离层,到减少阻力,使桥涵箱身顺利启动就位。在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滑板尽量靠近路基。
后座钢轨桩的打设必须在同一平面,钢轨桩的入土长度不得少于2.74m,钢轨桩在打设后。在钢轨桩后架一块挡板,在挡板后砌筑浆砌片石,片石采用挤浆法,以便使后背墙钢轨桩紧靠,形成一个受力整体。为了节约混凝土浇筑方量,可以采用扣轨梁代替地锚梁。
顶进作业在后背和箱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后进行,在顶进作业时做好对线路的防护,随时检查线路的状况,绝对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箱体顶进时,将所有千斤顶均匀布置,千斤顶后座顶在后背铁上。所有千斤顶的油管均相连在一起,确保所有千斤顶供油一致。
顶进作业一旦开始要连续进行,保持箱体不断顶进。为安全起见,每一循环进尺控制在30cm左右,并随挖随顶,挖好的掌子面不得长时间暴露,严禁超前挖土;涵身两侧的开挖面要拍夯加固,防止塌方,尽量避免支撑桩过多暴露。当列车经过时应暂停挖土及顶进作业,人员撤离工作面。
安放顶柱必须保持与顶桥轴线顺直一致,与横架垂直,每行顶柱要与千斤顶成一直线,各行长度应力求一致。同时,做好观察测量,及时纠正方向偏差、抬头和扎头现象。
为防止箱体重心离开滑板时出现扎头现象,在离滑板前端约9m(箱涵的半长)处先放置5根枕木过渡,枕木平行顶进方向,间距为1m。或者在箱体前端底板处设置刃角。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