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
[拼音]:hechengge
[外文]:synthetic leather
模拟天然革(见革)的组成和结构并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比普通的人造革更近似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
美国杜邦公司多年来以鞋用小牛革为目标,试图用人工方法制造与其品质相似、质地均一的皮革代用材料。1964年终于制成商品名为柯芬(Corfam)的合成革。这种合成革用合成纤维无纺布为底基,中间以织物增强,并浸以与天然革胶原纤维组成相似的聚氨酯弹体溶液。此弹体在水中凝固,其溶剂被水置换,因而在弹体中形成微细小孔,孔数可达150000个/cm2。这些微孔相互连接,由表及里形成坚韧而富有弹性的微孔层,成为合成革的表层,并与底基构成整体。又由于无纺布纤维交织形成的毛细管的作用,更有利于湿气的吸收和迁移,因而部分表现天然革的呼吸特征,而有一定的透气性。
1965年日本可乐丽公司研制了二层结构的“可乐丽娜”合成革,取消了中间织物层,以改善成品的柔软性。这种合成革采用聚酰胺与聚苯乙烯的复合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以甲苯抽提纤维中的聚苯乙烯,便构成底基的聚酰胺纤维呈藕状截面,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柔软性,曲挠达100万次以上不裂,透湿度大于400g/m2・24h。1983年中国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在山东省烟台市建成,开始用此法生产聚氨酯合成革(见图)。
20世纪80年代,合成革已有许多品种,除具有合成纤维无纺布底基和聚氨酯微孔面层等共同特点外,各品种也有差异。如无纺布纤维品种和加工工艺各有不同;采用其他的底基浸渍液,如丁苯或丁腈胶乳,以得到无纺布纤维与聚合物间的特殊结合;结构层次不同,三层、二层结构并存,还有多用于制作服装的单层结构。为获得不同的表面风格,除采用花辊压纹和揉革工艺制造光面革外,也磨微孔层的表面使呈绒状,称为绒面合成革。为避免花辊压纹破坏微孔结构,也采用转移涂覆法(见人造革)制成干湿结合型合成革,多用于制作箱包和装饰品。
参考文章
- 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废水治理
- 合成革工业废水中处理二甲胺的方法废水治理
- PU合成革废水除氮处理工艺废水治理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标签:合成革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合成革》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13661.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