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辐射防护
[拼音]:jianzhu fushe fanghu
[外文]:radiation-proof in building
从建筑设计方面对有辐射源的建筑物所作的减免辐射伤人的防护屏蔽措施,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屏蔽材料选择、屏蔽构件设计,以及防止射线散射、泄漏等措施。
设计
建筑辐射防护应从建筑物选址、总体布置、屏蔽设计和构造处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1)对于封闭型的X射线、γ射线工作室和加速器等实验室,应选择人员活动少和空中灰尘少的清洁地段。对于开放型的放射性同位素等实验室的选址,要考虑水文、地质、气象和周围人员密度等因素,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大气、水体和伤害居民。在中国要按照《放射防护规定》(GBJ8-74)进行。如果条件受到限制,要加强建筑物各方位屏蔽措施。屏蔽构件的厚度应根据射线性质、剂量大小、照射方向等因素计算确定。
(2)为减轻防护门的重量和防止散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在辐射源的出入口处,应设置迂回曲折的迷宫式通道。
(3)屏蔽材料应选择经济易得、防护效果好、不易被活化、耐磨、易清洁的材料。防护��射线,只需用普通材料隔离,防止它同人体接触或被吸入体内。防护β射线,宜用多层屏蔽,第一层用低原子序数的物质如铝、铜、塑料、有机玻璃、普通玻璃等屏蔽β射线;第二层用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如铅、铁等屏蔽轫致辐射。防护X、γ射线,宜用高密度的物质,常用的有铅、铁、混凝土等。防护中子流较为复杂,除了要考虑快中子的减速(即慢化)和热中子的吸收外,还要考虑屏蔽γ射线。一般选择水、塑料、石蜡、铍、碳等物质作为慢化剂,选择锂、硼等材料作为吸收剂,或将二者混合使用,如用硼酸水,加2%硼酸的石蜡含氢量约1%的混凝土等。
防射线散泄构造
除满足辐射防护要求外,还要防止散射线和射线的泄漏。
(1)楼面和地面应用密实整浇的钢筋混凝土,不留施工缝隙,楼面和地面的面层一般采用水磨石,以便清洗,尤其是开放型实验室。X射线工作室应用木地板或其他非导电的面层。楼面和地面同墙体连接处应作成圆角,以防积尘。
(2)混凝土墙体应用密实整浇的,且能满足容重要求,墙身不应留后浇的孔洞。如果墙身较厚,应加温度钢筋,以防混凝土收缩开裂。如果采用砖砌墙体,砖缝要密实,用麻刀灰砌筑,砖和砂浆标号必须按照标准选用。如用预制砌块墙体,应将砌块形状作特殊处理,使砌缝错开。还可根据射线性质,建造复合墙体,如用砖砌内外皮,内浇混凝土。防护墙或防护层应伸入地面和顶棚,以防射线从接缝处外泄。开放型实验室宜作油漆墙面,如有放射性粉尘或蒸汽产生,则顶棚也应加油漆。
(3)防护门和防护墙的功能等效。常用的防护门有铅板门、石蜡门(用钢板作外壳)、水门(防锈钢板作外壳,内存清洁水)等。门的形式有:水平拉门、水平旋转门、平开门、悬挂门等,门扇尺寸应比门洞大一些,以防射线从门缝泄出。开放型高活性区的门应密闭,易清洁。防护门须设安全联锁装置。
(4)辐射源房间一般不开窗,必要时可设天窗或高侧窗,但应注意窗的朝向,防止射线危害室外人员。对于开放型高活性区的窗,应注意密闭、防尘。在无电视监测时,可设有一定防护能力的观察窗,窗玻璃嵌入防护墙内。
(5)通风洞口设在室外极少有人活动的地方,并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洞口外须加屏蔽设施。
(6)管线尽量避免穿越防护墙,如须穿越,其位置应远离辐射源,孔洞应作成圆形、螺旋形、阶梯形。
(7)剂量较大的同位素铅罐应放入地窖。窖体一般用混凝土筑造,内衬钢板,再涂防酸漆,上设盖板。
- 参考书目
-
- 陆轸主编:《实验室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年。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标签:建筑辐射防护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建筑辐射防护》
文章链接:https://www.scworui.com/12816.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