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
首先,继电器分得电和失电两个状态,1、2端子通电为得电,反之为失电。
延时都是以得电或者失电的状态起始点作为时间零点开始延时的。
其次,正如大家说的,继电器的触点分常开和常闭两种触点,这里的常开和常闭,是指继电器自然状态时触点是断开的、闭合的。
我们现在把两种状态和两种触点进行组合,便得到了四种接点,如图。
3–4:这个触点叫它“常开延时闭合触点”,从得电开始延时,延时t秒闭合。
6–7:这个触点叫它“常开延时断开触点”,从失电开始延时。
3–5:“常闭延时闭合触点”,从失电开始延时。
6–8:“常闭延时断开触点”,从得电开始延时。
你说的是6–7和3–5,其实现在的教科书这种简化叫法确实不容易理解。
你看这种全称叫法是不是好理解些:
常开延时断开触点:“常开、得电闭合、失电延时断开触点”。
常闭延时闭合触点:“常闭、得电断开、失电延时闭合触点”。
好理解吗?有不理解的请追问。
目前常见的模块式继电器一般是14个点,(4*1组)2个点是电源(也叫绕组)。
其他的4个是公共点,4个是常闭(对应公共点);4个是常开(对应公共点)。
或者有单组的继电器应该是5个点。
2个是电源(绕组),剩余3个是1个公共点,1个常开点(对应公共点),1个常闭点(对应公共点).
通常继电器表面都会画图表示,对应该图找到1,2,3.。
。
。
等各点对应常闭常开可以直接确认。
如果要自己确认:对单组的, 在不通电时测量3个接触端的任意2个,发现两个导通的则是常闭端点组,剩余的接触点可以确认是常开点。
然后通电后,在测试刚才确认的常开点和两个常闭端点的通断。
接通的那个点就是公共点。
这样:公共点,常开点,常闭点就完全确定了。
多组的以此类推。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标签:继电器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6458.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