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机房危险设备的安全使用
现代计算机机房中UPS供电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UPS的外接蓄电池作为计算机设备的后备能源,其性能状况的优劣状态对于保证UPS的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持续、稳定的工作也是保证机房其他核心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要素。
目前,机房的UPS电源系统均采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也称免维护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此电池的主要成分均属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不当将给设备和人员造成极大的损伤。因此在使用和维护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同时安装先进的监测系统,保证电池安全、稳定的使用。
首先,蓄电池的安装环境要满足《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第6.0.12条规定“电池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房间的墙壁、门窗、顶部、金属管道及构架等,宜采取耐酸措施,地面应能耐酸,并应有适当的坡度及给排水设施,蓄电池数量少时可适当降低要求。 二、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房间的地面下,不宜通过无关的沟道和管线,配电线路不宜埋地或在电缆沟内敷设。 三、酸性或碱性蓄电池房间应通风良好,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房间的上下方均应有排风设施。 四、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房间内的电气照明,应采用增安型照明器。房间内不应装设开关、熔断器或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 五、房间内的固定式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穿焊接钢管敷设或铜芯塑料护套电缆,并有防止外界损伤的措施;移动式线路应采用铜芯重型橡套电缆。 六、室温控制在20~25之间。
其次,蓄电池的安装要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的安装预验收规范》GB50172-92的第2.1.3条 蓄电池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槽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 三、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 四、有抗震要求时,其抗震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五、温度计、密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的一侧。 第2.1.4条 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宜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当采用裸铠装电缆时,其室内部分应剥掉铠装。 二、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
三、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正确的使用方式:
1、 不能过充电: 浮充电压是蓄电池长期使用的充电电压,是影响电池寿命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浮充电压定为2.23V/单体(25℃)比较合适。如果不按此浮充范围工作,而是采用2.35V/单体(25℃),则连续充电4个月就会出现热失控;或者采2.30V/单体(25℃),连续充电6~8个月就会出现热失控;要是采用2.28V/单体(25℃),则连续12~18个月就会出现严重的容量下降,进而导致热失控。热失控的直接后果是蓄电池的外壳鼓包、漏气,电池内阻增大,电池容量下降,最后失效。 电池存放期间和充电电压在2.35V/单体(25℃)以下无气体逸出;放电期间内也无气体逸出。但当充电电压超过2.35V/单体时电池体内短时间产生了大量气体来不及被负极吸收,压力超过阀值时,便开始通过单向排气阀排气。所以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对充电电压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能造成过充电。
2、 电池必须经常保持在充足电的状态: 电池负极栅板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海棉状铅,当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荷电不足时,在电池的正、负极栅板上就有硫酸铅存在,硫酸铅长期存在会失去活性,不能再参与化学反应,这一现象称为活性物质的硫酸化,硫酸化使电池的活性物质减少,降低电池的有效容量,也影响电池的气体吸收能力,电池表现为内阻增大,久之就会使电池失效。
3、不能长时间小电流放电和大电流放电 放电电流在低于电池容量值的10%时,放电时间不要超过8个小时,否则可能会导致电池极板提前老化,电池内阻增大,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在放电电流超过电池的容量值时,放电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否则电池可能会因为发热而使内部出现极板短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电解液流失,电池内阻增大,造成电池损坏或发生火灾。
4、 最佳的使用温度。 高温使用环境是使蓄电池的实际寿命不能达到设计寿命的最主要原因。蓄电池温度每升高10℃,恒定电压下的充电电流的接受量将增加一倍,蓄电池寿命就会受过度充电总累积电量增加的影响而缩短。高温时,浮充电流的增加加快了过充电量的累积,同时也加快了板栅腐蚀速度和气体的生成析出,从而缩短了蓄电池寿命。蓄电池使用温度每升高10℃,在恒定的浮充电压下,蓄电池寿命会缩短50%。
低温环境同样会对蓄电池产生有害影响。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为绒状铅粒,充放电过程中,铅的溶解和结晶在电极反应过程申占重要地位。具有化学活性的PbSO4是一种直径为l0-5~l0-3cm的斜方形晶粒,如在低温状态下放电,极易生成细微的晶粒(粒子直径在l0-5cm以下),这种粒子排列过于紧密,孔隙少,构成细微致密的PbSO4层,减小了充电过程电极反应面积,因此,在停电较为频繁的地区,蓄电池会产生充电不足现象,长期累积就可能导致负极板产生不可逆硫酸盐化。在25℃时
蓄电池的容量为100%,在25℃以下时,每下降10℃蓄电池的容量会减少一半。 蓄电池在充电,放电时,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温度越高,蓄电池中各活性物质的活度越高,电解液黏度越低,电阻越小,因此电化学反应越容易进行,反之,则不容易进行,放电时温度越低,放出容量越低,在特别低的温度下放出容量将大幅度下降,温度高时则相反,充电时温度越低,充电接受能力越差,要求充电电压较高才能充足电,反之,温度越高,充电接受能力越好,易造成过充电,因此要求降低充电电压,才不至于造成过充电。 UPS充电系统的温度补偿功能就是要将温度对蓄电池的影响减至最小,但绝不是说电压的调节系数,蓄电池就可以在任意环境温度下使用了。 为将温度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一方面要求用户安装空调来改善蓄电池使用环境;另一方面建议选用温度适应性较广的蓄电池。
蓄电池使用不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铅酸蓄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包括铅、硫酸、炭黑、沥青等。其中铅和硫酸较易接触,这两种物质对操作者的危害很严重。铅及其化合物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呼吸道。硫酸的侵入途径主要是硫酸雾由呼吸道吸入,对操作人员的牙齿和上呼吸道造成伤害。碳黑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长期吸入碳黑,肺部组织会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造成炭黑尘肺病(法定职业病的一种)。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心悸、头痛等症状。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能导致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 电池极板在充电过程中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的温度在达到40~45℃时,即有硫酸蒸气溢出。当充电过程进入中后期,充电槽内会冒出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硫酸雾的蒸发量最大。同时液体中水分子的电解将产生氢气和氧气,如果空间通风不畅,氢气聚集不散,浓度到达爆炸临界点,电池内部再出现短路或外界产生火花将反生爆炸事故。
蓄电池监测系统 由于铅酸电池的运行要求比较严格,在偏离了正确的使用条件下运行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铅酸电池的运行参数监测变得十分重要的,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池失效同样是保证UPS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蓄电池监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电池组电压监测 电池组电压监测可以发现电池组浮充电压不正确、电池组是否被过充电、过放电等事件。 2、单电池电压监测 单电池电压监测可以发现单电池浮充电压不正确,单电池是否被过充电、过放电等事件。另外,监测单电池电压还可以发现单电池开路、短路等电池失效事件。 3、电池内阻监测 单电池内阻监测是电池监测最具革命性意义的进步。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正极板栅的腐蚀和隔板中电解质的耗尽使电池电阻增大而电池容量减少。电池内阻测量可跟踪监测这些变化,并且发现失效电池。在不间断电源中,由于电池放电次数较少,电池容量很可能在两次测试期间就已降到80%额定容量以下。如果采用内阻测试法,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些问题并改善系统可靠性。 电池内阻的剧升同电池容量的减少有关,尤其是在电池寿命未到80%的时候更为明显。高放电速率下的使用时间似乎对这些因素更为敏感,一般电池内阻增加20~25%时就到了寿命期限。在低放电速率下,电池内阻一般增加20%-35%后寿命才结束。 4、环境温度监测 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和电压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最大。温度的升高和电压的浮动都会加速极板的腐蚀和电解液的消耗,从而减少了电池的有效工作时间和寿命。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电池表面可以发现电池过热,从而及时发现电池运行过程的异常。 5、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监测 过大的充电和放电电流会对电池造成严重的损害,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6、事件管理 将电池的监测数据予以归纳和整理,从中发现电池使用不正确事件和可能失效事件,将这些报警事件通过网络传给关心这些事件的部门,同时将这些事件存储保管,以备日后查询。 综上所述,完善的UPS供电系统忽视了蓄电池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计算机机房。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如何保证机房危险设备的安全使用》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43715.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