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l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安全角度讲,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比较大。近年来,全国接连不断地发生搭机倒塌、电梯冲顶而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企业的声誉和业务拓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设计制造环节的先天性缺陷,从政府到安装使用企业对设备安全监控、管理的跟不上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管部门和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在某种程度上监管不力,致使不具备技术力量和资质的施工企业进入市场;设备安拆、维修人员资质培训流于形式,作业人员素质低下;设备安装后,特种设备安全检验部门验收不负责任,达不到安全使用条件的设备也堂而皇之地使用;缺乏从管理到技术上对企业相应的引导和服务。
(2)使用单位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未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无相应能力;陈旧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场使用:无资质人员进行安拆、维修、驾驶作业;设备缺乏必要的检查、维修、维护保养;设备改装、改造、附墙等配件的制造、安装无技术论证、验算、检测检验;对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未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技术档案和设备使用运行管理资料,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3)设备租赁市场租赁企业良莠不齐,一些公司不具备安拆、维修保养能力和资质,到处挂靠,设备性能、服务差,依靠低价恶性竞争;个人设备更是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等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国家许多相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或根本无法落实而成为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致使在用大型机械设备安全隐患丛生,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除。
2 解决的方式
如何快速有效地遏制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频发的事态,政府的管理必须到位,必须加强特种设备的监察力度,监察部门必须严格把关,不让没有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施工企业进行检查;必须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检验责任的追究制度,谁检验谁负责;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大型机械管理机制。由丁: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特种设备的来源和型号不一,工况是动态的,管理难度大。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大型机械管理机制也凶此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某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经验加以阐述和总结,与火家共同探讨。
2.1企业(公司)组建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
鉴于起重机械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抽调对起重机械技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建了企业统一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起重机械监督科,专门负责整个企业起重机械的检查、监督、技术服务、管理指导工作,对食业各工程、项目存用起重机械管理拥有执法处理权,并由大型设备监督科建立了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直至具体设备作业人员的起重机械组织网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真正落实。
起重机械监督科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制定管理制度、管理作业程序等。在总结公司多年来起重机械生产实践管理经验、广泛征集相关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当地各级行政部门有关建筑生产、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法律、法规文件制定了相应的大型机械设备管理条例,依《条例》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作业指导、表单等,使得其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至此,? 套较为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紧接着,起重机械监督科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认真讲解、引导、交底、检查、复查、总结、通报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贯彻并全面执行上述管理体系。一年下来,整个公司起重机械各级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在用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趋于稳定。
2.2 实行设备验收准用制度
为了加强对设备的监控,所有租用的即将进入公司的起重机械必须由项目部向其所在的分公司申报批准,再向总公司起重机械监督科备案。在申报时,提供租赁公司的相关资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设备性能、管理人员、方案编制情况等,避免不具备使用条件的起重机械、租赁公司进入本公司。同时,这种备案也便于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计划、实施监控管理。
为避免选择起重机械的盲目性,减少每次评估的工作量和判断失误几率,由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组织,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基础L,按规定的程序、要求,按地区分门别类编制合格的起重机械供应(租赁)方名单,并定期审查更新。从源头上将一些无相关资质,技术、管理落后,维修水平、服务质量差的生产厂家、租赁公司、个人拒之门外。
针对一些设备安装单位素质低、安装不到位的现状,公司的起重机械安装验收施行三方验收准用制,即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复检合格和当地特检部门检测验收合格,合格后方可由分公司批准,发放公司统一的“大型机械设备准用证牌”。
2.3 全程监控
起重机械的使用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程控制。加强日常检查,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监督人员技术优势,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为了使设备从进场到退场全程受控,除了设备进场验收、安装验收、升节附着后验收外,总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对分公司、项目部设备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全面检查、监督,分公司、设备租赁公司对项目部及其设备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组织检查,项目部对其设备进行每旬不少于一次的组织检查;现场设备状况检查与管理资料检查并重。对发现的隐患采取限期整改、停机整改、直至勒令拆除出场的处理措施,对情节严重的还应依《条例》规定处以罚款、通报批评等;依法调查处理安全事故或向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2.4 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起重机械管理动态数据库,包括设备的数量、种类、分布、来源、验收与否、安拆时间、起升高度、附着情况等,定期对设备存在问题的性质、类别、频度进行统计,选出发生频率高、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研究临时和长期对策;通过对前、后期统计结果分析比较,检查对策执行的效果,并对一些有高发迹象的问题提前预警。
另外,我们还根据设备的自身特性、施工季节、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因素,列出起重机械危险源清单,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和应急预案。
2.5一般控制与重点控制
相结合为了解决本公司起重机械数量多、分布地域,’。、拆装频繁、动态变化快、来源杂、型号多、管理难度大与总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人员、精力有限的矛盾,达到“安全高效,监控有力、保障生产”的要求,除了上述的建立层级管理网络外,我们采取了一般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即根据设备的性能状况、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将所有的设备评出优、良、一般、差4个不同等级,其中差和一般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另外将整改通知单要求有整改事项的设备定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检查的频率和监控力度,直至整改合格;建立起与项目部、租赁单位的直接联系。
2.6 落实管理责任制
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和管理目标,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工作成绩与奖金、升迁挂钩,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管理责任制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充分凋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保证各项制度顺利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
定期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状况、倾向性问题、工作部署、安排、表扬与批评等情况在公司范围内予以公开通报,有利于相关人员认识差距、理清思路、把握工作方向,做到遇到问题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2.7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取证培训、案例分析、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学术交流等。
为了使各级人员更好地理解、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除了现场讲解、编制作业指导外,宝业建设集团还编制了各种施工方案、交底、设计验算等范本文件,稍作修改即可供直接套用;对相关管理文件进行汇编,以利使用查阅。
2.8 运用网络通讯技术
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与各工程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电子网络通讯联系,实现了快捷有效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特别是对大批文件、图片传递,图表类资料的电脑统计等方面有着传统通讯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保证了管理信息的质量和顺畅,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水平。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管理的客观规律,推陈出新。
3 结语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的需要,建筑施工呈现出向高、大、难、快方向发展的特点。因此,建筑机械化在施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起重机械设备(如搭机、施工电梯)更是以其快速、使捷、高效的工作性能而迅速成为建筑施工中使用最为普遍、数量最庞大的机械设备。本文介绍了施工企业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某施工企业成功经验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式。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论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42631.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