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1、 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 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候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R=20Kn2W
R—飞石安全距离(
m)
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候有关的系数,一般取
0.1——1.5 ;迎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大值,背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小值; 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
m)。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
3—4;当遇到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石距离还应增大
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
1所列数值; 表
1
项次 | 爆破方法 | 最小安全距离( m) | 项次 | 爆破方法 | 最小安全距离( m) |
1 | 炮孔爆破、炮孔药壶爆破 | 200 | 6 | 小洞时爆破 | 400 |
2 | 二次爆破、蛇穴 | 400 | 7 | 直井爆破、平洞爆破 | 300 |
3 | 深孔爆破、深孔药壶爆破 | 300 | 8 | 边线控制爆破 | 200 |
4 | 炮孔爆破法扩大药壶 | 50 | 9 | 拆除爆破 | 100 |
5 | 深孔爆破法扩大药壶 | 100 | 10 | 基础龟裂爆破 | 50 |
2、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
0.005Mpa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0.007Mpa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一下计算式就算:
RK=Kb
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m);
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
4;
Q—爆破装药总量(
Kg)
3、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 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以下计算式计算:
Rg=Kg 式中
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
m);
Kg—系数,平均值
160;
Q—爆破装药总量(
t); 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
Kb值 见表4 表
4
项次 | 破坏程度 | 安全级别 | 系数 Kb值 | |
全埋入药包 | 裸露药包 | |||
1 | 安全无损 | 1 | 10–50 | 50—150 |
2 | 偶然破坏玻璃 | 2 | 5–10 | 10—50 |
3 | 玻璃全坏、门窗局部损坏 | 3 | 2–5 | 5—10 |
4 | 隔墙、门窗天棚破坏 | 4 | 1–2 | 2—5 |
5 | 砖石、木结构损坏 | 5 | 0.5—1.0 | 1.5—2.0 |
6 | 全部损坏 | 6 | —— | 1.5 |
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损害时,
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37925.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