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作业安全常识
第1节 明挖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前作好四周排水。
2、根据地质地貌条件进行放坡。
3、机械作业时,距坑边距离不小于1米。
4、材料机具不小于0.8米。
5、基坑采用护壁时随时检查变形情况。
6、浇注基础混凝土之前,搭设输送通道和施工平台,设置防护栏杆。
第2节 桩基础施工
1、钻孔桩
⑴钻机安设必须平稳、牢固。
⑵就位后进行全面检查,钻架应加设缆风绳。
⑶卷扬机卷绕钢丝绳时,严禁人员在上跨越。
⑷同时卷筒上钢丝绳不得放完,至少保留三圈。
⑸对于埋设的护筒应进行防护。
2、挖孔桩
⑴孔口设置防护支撑,并高出地面15cm。
⑵孔口不得堆积土渣及沉重机具。
⑶作业人员出入常备梯子。
⑷夜间悬挂示警红灯。
⑸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作业。
⑹人工挖孔前,先用鼓风机通风。
⑺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米,应采取机械通风。
⑻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 应采取通风措施。
3、打桩
⑴水上打桩平台必须搭设牢固,底座连接牢靠。
⑵船体定位后,用锚缆封固。
⑶机架走行轨轨距误差5mm之内,高差5mm之内。
⑷振动打桩机开动后,作业人员应暂离桩基。
⑸发现桩回跳、打桩机有异响应立即停震。
⑹打桩机停止工作后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
⑺六级以上风力时,不应进行打桩作业。
4、筑岛围堰
⑴围堰堆码时将土夯实,围堰有积水应及时排除,防止围堰坍塌。
⑵吸泥船吹砂筑岛时,作业区内严禁船舶出入,承载吸泥管道的浮筒上不得行人。
⑶基坑较深时,四周悬挂上下扶梯。
⑷基坑内作业,遇有洪水和流水时,立即撤出作业面。
⑸拆除基坑支撑应与基坑回填相互配合进行,并设专人指挥。
5、沉井基础施工
6、立模之前应将地面找平或在刃脚加撑垫,以防倾倒。
7、减速漏斗要栓牢,并设保险绳,防止坠落伤人
第3节 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按照JGJ130-20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定出构造和编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方案要具体、可行,能够指导施工并履行审批手续。
2、立杆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构件,要计算其稳定性,选取受力最大的底层立杆段进行计算,当杆件距离发生变化时,可选最薄弱处验算;其地基承载力也要计算,搭设时,地面须整平、夯实。对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称为主节点,大横杆(纵向水平杆)要绑于立杆内侧,主节点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两扣件中心距不得大于150 mm。各杆件间距根据设计计算得出。
4、脚手板要满铺,材质符合要求,不得有探头板。脚手架外侧要设置全封闭密目网。网间要连接严密,作业层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两道横杆)和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
5、脚手架搭设前要向操作人员交底,搭设完毕要由施工、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办理验收手续。
6、通道(斜道)搭设在脚手架外侧,一般采取“之”字形盘旋而上,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两端转弯处要设置宽度不小于1.5m平台,长度为斜道宽度的2倍。其侧面和平台有三面临空处均应加设护身栏杆及挡脚板。每隔300mm设一道防滑条。
7、脚手架拆除应按施工方案进行由专人负责指挥,拆除时设围栏,指定专人警戒。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8、脚手架外侧要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安全网片连结用尼龙绳作承绳,作业层外侧要有1.2米高防护栏杆和180mm的挡脚板。作业层跳板下要有一道大眼安全网,下面10米处还要设一道大网眼安全网。外挑型钢和钢管要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Q235-A级钢的规范规定。
第4节 模板工程
1、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制作、安装及拆除施工程序,根据砼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实施。现浇砼的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不仅要有计算书,还要有细部构造大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照构件的形状和规格安装坚固的模板,以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和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模板。
2、安装模板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本道工序模板未固定之前,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模板的支柱必须支撑在牢靠处,底部必须用木板垫牢,不准使用脆性材料铺垫。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3、当下层楼板未达规定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支设上层模板时,下层的模板支柱不能提前拆除。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在沿立柱的纵向和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4、支模时,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受力合理。当模板高度在4m以上时,施工人员应在操作平台上作业;不足4m的,可在高凳上作业。不准站在模板上、钢筋上操作或在梁底模板上行走,更不准从模板的支撑杆上上下和攀登。
5、绑扎钢筋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在操作平台上作业,施工人员上下必须在斜道上行走。不得在钢筋骨架上工作或上下攀登。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罩、小平台混凝土时,应在操作平台上作业,不得直接站在模板和支撑杆上作业。
6、大模板堆放应有固定的堆放架,必须成对、
面对面存放,防止碰撞或大风刮倒。模板堆放要整齐,高度不超过1.6m。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米,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除物体。大模板的拆除工作,应注意模板的稳定性,防止碰撞。
7、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要求,经工地负责人批准,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并有专 人指挥。高处拆除的模板和支撑,不准乱扔。
8、拆除现场要有专人负责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模现场。
9、禁止拆模人员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防止发生人员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第5节 高处作业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执行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高处作业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高1~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内侧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cm高挡脚板。平台板为5cm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供作业人员上、下。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间距30cm。
第6节 墩台施工
1、施工前搭好脚手架及作业平台,并在平台外侧设栏杆。
2、墩高10米以上应设安全网。
3、吊斗落斗前,下面的作业人员必须躲开,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第7节 滑模施工
1、施工前作好安全交底。
2、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
3、墩上养生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4、混凝土浇注时,不得用大罐漏斗直接灌入而冲击模板。
5、震捣时不得震动支撑杆、钢筋和模板。
6、提升模板时不得进行震捣。
7、经常检查操作平台的倾斜情况。
8、发现支撑杆弯曲变形应及时加固。
9、平台上按规定限定人数和堆放材料,不得多人聚集一处。
10、拆除滑模设备时,警戒线到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米。
第8节 桥梁梁板运输
1、严禁酒后作业。
2、进行试吊试运及刹车实验。
3、轨道平车:纵坡2%,轨道半径大于25米。
4、平板拖车:限速5km/h, 以防倾覆。
5、使用方木等材料防止制动失灵。
第9节 架设梁板
1、架梁前作好安全交底。
2、严禁酒后作业。
3、吊车架梁时,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4、龙门吊架梁时,龙门吊安装须经过安监部门验收。
5、龙门吊架梁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
6、梁体及下部不得站人。
7、钢梁悬臂拼装时须加设安全网。
第10节 预应力张拉法施工
1、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张拉端方向严禁站人。
3、注浆作业时,操作人员须带目镜,保护眼睛。
张拉端部要设挡板,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桥梁作业安全常识》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37442.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