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外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混凝土地面)。
7)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8)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9)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无齿锯砂轮切割时前方放置挡尘板聚集粉尘,防止扩散
10)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A、建筑垃圾的控制
建筑垃圾可分为可利用建筑垃圾和不可利用建筑垃圾,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建筑垃圾存放点分类集中封闭堆放。稀料类垃圾采用桶类容器存放,并遵照当地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出场,高空垃圾采用移动式密封垃圾桶存放,严禁将有毒有害物质用于回填。
垃圾存放示意
B、生活垃圾的控制
办公区食堂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专人集中运送至垃圾房,并及时组织外运。
C、办公垃圾的控制
办公垃圾按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分类存放,严禁任意丢弃,并由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同环卫部门、焚烧处置单位等联系处理。
办公垃圾桶
11)洒水设施
依据现场场地情况适量配置(至少3辆)洒水车。
扬尘控制目标:
a、工地沙土100%覆盖
b、工地路面100%硬化
c、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
d、拆迁100%洒水压尘
e、暂不开发处100%绿化
12)场区保洁(利用二次沉淀处理水)
场区入口设置洗车槽,安排专人负责保洁,清理道路积尘、雨水、洒水除尘等,场内垃圾及时组织外运,保洁设备见下图示。
场区保洁设备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控制》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36216.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