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
[拼音]:yimi
[外文]:ethyl ether
C2H5OC2H5学名二乙醚。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沸点34.5°C。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在光照下,能与空气会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主要用作脂肪、香料、生物碱、树脂等的溶剂,与乙醇的混合液是硝酸纤维素的优良溶剂。但由于挥发性大,且带有麻醉性,故作为溶剂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乙醚也是一种麻醉剂。
1809年P.布莱首先将乙醇用硫酸脱水制得乙醚,此法迄今仍被采用。工业生产上是将乙醇和浓硫酸加入钢制衬铅的反应器中加热至125~140°C后,连续通入乙醇蒸气,使反应温度维持在127°C左右。生成的粗乙醚经碱中和、精馏、冷凝后即得产品。乙醇脱水也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蒸气在氧化铝催化剂上气相脱水得乙醚,反应温度为200~230°C,产率为95%。
目前,乙醚的主要来源是乙烯水合制乙醇时的副产品,根据需要也可调整反应条件(例如适当升高反应温度)以改变乙醇与乙醚的比例。
参考文章
- 危险化学品乙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生产安全
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13198516101
标签:乙醚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乙醚》
文章链接:http://www.scworui.com/12814.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